www.男人_(无码)中文在线_"bestialityvideo_另类最新"_中午字幕a免费_成人午夜免费毛片_www男人晚上天堂com

公司新聞
行業報告
陜投新興行業動態信息周報 2020年第8期

行業報告 2020-04-17 11:34:00 715

半導體芯片行業

1.環球晶圓推出150mm碳化硅晶圓商品

    中國臺灣晶圓制造商環球晶圓在日前正式推出150mm碳化硅晶圓商品,這代表著著這家硅晶圓龍頭在最近迅速崛起的碳化硅硅片領域得到了增強。
    資料顯示,環球晶圓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硅片供應商。根據數據統計,環球晶圓市場份額高達16.28%,位列全球前四,排在他們前面的有日本信越化學,日本SUMCO和德國Siltronic,這三者的占比分別為27.58%、24.33%和14.22%。近年來,因為SiC晶圓的火熱,這就吸引了環球晶這些企業投入其中。據市調機構Yole Developpement的報告指出,碳化硅晶圓到2023年時市場規模可達15億美金,年復合成長率逾31%
    對碳化硅晶圓來說,技術難度在于源頭晶種對純度要求較高,取得困難。其次,長晶的時間相當長,以一般硅材料長晶來說,平均約3-4天即可長成一根晶棒,但碳化硅晶棒則約需要7天,由于長晶過程中要隨著監測溫度以及制程的穩定,以免良率不佳,故時間拉長更增添長晶制作過程中的難度。再者,則是長晶棒的生成,一般的硅晶棒約可有200公分的長度,但一根碳化硅的長晶棒只能長出2公分,造成量產的困難。
國內方面,現在已初步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碳化硅產業鏈體系,有單晶襯底企業山東天岳、天科合達、同光晶體等,外延片企業天域半導體、瀚天天成等,部分廠商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在既有廠商與新進者相繼擴增產能布局之下,碳化硅晶圓成為半導體新材料的趨勢已確立,雖然受限成本與技術門檻較高、產品良率不高等因素,使碳化硅晶圓短期內仍難普及,但隨著 5G、電動車需求持續驅動,將成為加速碳化硅晶圓市場快速發展的最大推手,且在產品可靠度與性能提高下,終端廠商對新材料的信心,也有望隨之提升。

2.封測龍頭日月光與矽品并購限制條件解除

    3月25日晚間,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稱,公司接獲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下稱“反壟斷局”)通知,日月光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與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結合案的相關限制已解除。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集邦資訊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日月光、安靠、江蘇長電、矽品和力成是全球前五大封測廠商,其中龍頭日月光占22.0%,其他四家分別為18.1%、16.8%、12.7%和9.4%。日月光加上矽品的市占率將達34.7%,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封測企業帶來一定壓力。
    目前,中國大陸在半導體設計、制造和封測產業中,封測產業最為成熟,通過并購等方式形成了江蘇長電、通富微電和天水華天三大龍頭,這三家封測廠也位列全球前十。不過,市場占有率與全球龍頭日月光相比仍有差距,通富微電和天水華天分別為5.9%和5.4%。
    整體而言,全球前十大封測廠雖然在2019年上半年受到中美貿易沖突、存儲器價格下跌及手機銷量衰退等因素拖累營收表現,但從第三季開始,隨著中美貿易僵局出現轉機,加上年底銷售旺季備貨需求增溫,市場面逐漸復蘇。
    原本2020年半導體行業進入上行期,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數咨詢機構紛紛下調2020年半導體行業市場表現。市場調研機構IDC稱,202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大幅縮水的可能性接近80%,而不是此前預計的小幅增長2%。不過,仍有20%的幾率實現快速、強勁的反彈。

3.國內最大的ODM商,聞泰科技再斥63.34收購安氏集團股份

    安世半導體是分立元件、MOSFET元件、模擬及邏輯集成電路元件領域全球領導者,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PC、IoT、汽車等領域。
    2019年收購安世集團74.46%權益讓聞泰科技在并購市場一戰成名,并跨入半導體行列。近日,聞泰科技再斥資63.34億元收購安世集團23.77%股份,并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8億元。
    本次收購的估值跟2019年首次收購估值大體相近。此前,聞泰科技已經于2019年12月完成收購合肥裕芯74.46%的權益,并最終通過安世集團持有安世半導體(Nexperia)79.98%股權,交易對價合計高達268.54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聞泰科技將合計持有合肥裕芯98.23%的權益,合肥裕芯持有裕成控股78.39%權益,裕成控股100%持有安世集團。最終,聞泰科技將通過合肥裕芯及境外基金合計持有安世集團98.23%的權益。安世集團持有標的安世半導體100%股權。
    此外,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聞泰科技的目標是全控安世集團,因剩余1.77%安世集團權益持有人為國資,需要走招拍掛程序,故暫未納入本次交易。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國內最大的ODM商,聞泰科技擁有豐富的下游整機商資源;而作為全球功率半導體的佼佼者,安世半導體長期深耕汽車電子市場。本次收購完成后,雙方可利用自身優勢,實現二者通訊業務和半導體業務的協同發展。

4.三星首次將極紫外光刻EUV技術應用于DRAM生產

    EUV-極紫外光刻技術,是生產5nm及以下規格芯片的必備技術儲備,目前只有丹麥ASML公司可以生產出EUV光刻機。2019年美國以各種借口阻止了中芯國際的EUV光刻機采購,目前中國大陸還沒有廠家擁有EUV光刻機。
    據ZDnet報道,三星宣布,已成功將EUV技術應用于DRAM的生產中。
    三星已經出貨了100萬個使用EUV工藝制造的10nm級DDR4 DRAM模塊,并得到了客戶的評估。三星表示,評估工作完成后,將為明年大規模生產新的DRAM鋪平道路。
    三星在平澤工廠的EUV專用V2生產線將于下半年開始生產DRAM模塊。該生產線預計將生產4代10nm級DDR5和LPDDR5。
    這是平澤工廠除7nm邏輯芯片外又一使用EUV技術生產的芯片,三星稱,EUV技術將使其單個12英寸晶圓的生產效率提升一倍。
    三星、英特爾和臺積電等全球半導體制造商預計都將擴大EUV技術在芯片生產中的應用。三星此前曾表示,計劃利用EUV技術生產3nm芯片。

激光器行業

1.光纖激光器市場格局變化,IPG銳科此消彼長

    近年來,光纖激光器的工業化應用無疑成了激光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中國的巨大市場則是光纖激光器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然而,自2018年開始,我國光纖激光器市場整體增速開始下降,據《2020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國光纖激光器市場增長率均為個位數,2019年銷售總額超過82.6億元。
    在這82.6億元的市場中,前三甲依然是IPG、銳科激光、創鑫激光,而隨著國產品牌的強勢崛起,IPG的市場份額較2018年有了明顯下滑,雖仍為霸主但差距正漸漸縮小。此外,nLIGHT在華銷售額超過Coherent,成為中國市場上第四大光纖激光器供應商,Coherent則從第四退至第五。

    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是銳科激光,有趣的是,銳科增長的份額恰好填補了IPG流失的份額。兩大巨頭的此消彼長折射出市場競爭的慘烈:在貿易戰和價格戰的雙重背景下,兩大光纖激光器巨頭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IPG 2019年全年毛利率為46.1%(第四季度為40.5%),比2018年下降8.7個百分點;而銳科激光2019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為31.9%,比2018年前三季度下降18.4個百分點。
    除銳科激光外,創鑫激光的市場份額也有所擴大(比2018年增加3個百分點)。但面對覆蓋全行業的價格戰陰云,創鑫激光也未能幸免,2019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6.24個百分點,為32.12%。市場份額基本穩定的企業有聯品激光、飛博激光、海富光子、杰普特和nLIGHT,其中聯品激光和飛博激光有小幅提升,海富光子、杰普特和nLIGHT則略有下降。而除了IPG份額下降最為明顯外,Coherent以及其他品牌總體市場份額同樣有所下降。
    對IPG而言,中國是其最大的單一市場。2019年IPG在華營收同比下降21.9%,失去了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7.1%的份額,但中國市場營收仍占其總收入的四成。最終,IPG全年營收13.15億美元,同比下降10%。IPG首席執行官Valentin Gapontsev博士曾表示,在新冠病毒肺炎大規模爆發前,IPG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已出現好轉勢頭,12月和1月的訂單量有所增加。但新冠病毒爆發使得IPG在中國的持續業務遭到中斷,預計2020年一季度將因此減少大約4500萬美元的收入。隨著美國大規模爆發疫情,損失有可能繼續加重。
    相比之下,Coherent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則小得多。2019財年Coherent銷售額達14.31億美元,同比下降24.8%。Coherent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Ambroseo表示,由于材料加工市場的疲軟以及中國激光制造商的激進定價,導致其市場份額出現下降,但由于中國光纖激光器制造商要在所有功率級別上與進口產品競爭,需要有更高性能的不同波長的器件,這為美國及德國半導體激光制造商提供了更多機會。

2.新一代3D激光器芯片公司博升光電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公司博升光電于近日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嘉御基金領投,聯想之星、力合科創集團及鴻泰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后,公司將積極推進當前消費級VCS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產品量產,并加快新一代VCSEL(dToF核心部件)產品的樣片測試工作
    博升光電創始人常瑞華院士表示:“博升光電致力于高性能VCSEL芯片的研發與量產。很高興獲得嘉御基金的投資和認可,嘉御基金是5G領域非常專業的投資機構,資本以外,也給予了我們在生態合作資源、企業發展戰略等領域的諸多支持,對此我們表示感謝。借助本次投資,博升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已有產品量產節奏和下一代產品研發測試,推動5G產業發展。”
    深圳博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博升光電由以常瑞華院士為首的全球業界領導者創立。常博士是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光學學會副主席,三十余年專注 VCSEL 光電芯片、材料以及應用,擁有 60 余項國際專利,在dToF和新一代VCSEL技術上有深厚的技術儲備,是整個行業的奠基者和先行者。同時,博升光電擁有一支頂尖的研發、工程及運營團隊。研發團隊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清華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斯坦福大學,工程生產團隊來自中國臺灣,市場及運營團隊來自美國及中國。
    博升光電是一家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研發商,主要業務是VCS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激光器芯片的設計研發。公司已經具備了VCSEL芯片設計、外延、氧化等核心工藝環節能力,并已達到VCSEL量產條件。博升光電的產品已經通過了多家頭部模組廠、手機客戶的測試,在電光轉換效率、發散角度、均勻性、可靠性等核心性能指標上已達到量產要求。
    據介紹,博升光電突破性新一代產品已成功流片,大幅提升芯片光速性能,降低功耗、以及提升測量精準度,顯著降低了模組體積和量產成本,對于消費電子產品而言非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外,當前消費級VCSEL芯片還主要用于2-5米近距離人臉解鎖,而隨著新一代產品的推出,3D傳感系統將具備10~20米以上的探測距離,從而使得手機消費級AR、手勢操作等應用真正成為現實。

3.蘋果LiDAR激光雷達簡介

    在蘋果最新iPad Pro產品線中,最大的看點無疑是新iPad Pro上增加的一個激光雷達。一顆激光雷達未來將被蘋果應用在哪些領域,可能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
    對于大多消費級普通用戶來說,這個硬件的知名度不是那么高,而且也沒必要過多關注。但是對于手機供應鏈,全球激光雷達市場,甚至AR/VR市場來說,蘋果的這一次發布,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信號。蘋果引入此項技術,并不是為了拍照,而是為了 AR,蘋果表示,支持 ARKit 的應用程序都將自動獲得 LiDAR 所能提供的特性,并且能極大地縮短 AR 建模的速度,提高測量精度,降低抖動、錯位的情況。
    蘋果在iPad Pro上使用的LiDAR通過發射/接收紅外激光來測量目標距離,同時進行測量成像,這項技術未來將被廣泛應用到蘋果的AR應用領域。
    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信息,iPad中的激光雷達很有可能是以硬件模塊的形式實現的,應該是較為主流的Flash+DTOF方案,當然,也加入了一些更為先進的工藝。這類方案有個缺陷是會受到室外強光的干擾,但是根據蘋果可戶外使用的介紹,蘋果可能提高了SiPM光電傳感器的動態范圍以適應戶外的強光。和傳統的紅外 ToF 相比,LiDAR 的精度更高,因此常被應用在地圖繪制、三維建模、體積測定等場景,比如自動駕駛、航空航天
    蘋果本身還會融合自家的算法以及攝像頭技術,根據蘋果官方的介紹,iPad OS 采用全新深度架構,可以和激光雷達探測到的深度點、兩個攝像頭和運動傳感器捕捉的數據相結合,并通過 A12Z 仿生芯片的計算機視覺算法來進一步優化,以更詳細地理解場景。
    通俗來說,有了這顆LiDAR可以讓我們AR體驗過程中速度加倍,例如以前放置一個虛擬物體需要等待一個時間,現在就可以做到很快,因為測距的過程交給了LiDAR,完成速度翻倍。

4.歐司朗推出新型近距紅外激光,自動駕駛技術再近一步

    作為激光雷達的市場領導者,歐司朗光電半導體通過先進技術,一直致力于這個領域應用的創新。近日,歐司朗推出新的紅外激光SPL DP90_3,該組件專為激光雷達系統的高分辨率近場探測而開發,向自動駕駛再邁進一步。
    關于自動駕駛,目前存在一個廣泛的共識,只有融合了激光雷達、雷達和相機系統的傳感器,才能為完全自動駕駛提供足夠的安全。在不同的場景下,以上每種技術各有優缺點,但總體而言,這些技術融合得越好,車輛在交通中行駛就越安全。以激光雷達系統為例,它能在行駛過程中實時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維信息。
    遠程激光雷達用于探測車距約250米以外的物體,而汽車周邊的實時環境則必須由中短程激光雷達捕捉。中短程激光雷達可以覆蓋車距約90米的范圍,因此包括高速公路上的行車路況、城市交通狀況,均一覽無遺。
    SPL DP90_3是新型單通道脈沖激光器,光束質量得到大幅提升,尺寸只有0.3毫米x 0.6毫米,有利于系統制造商的緊湊設計。該組件的輸出功率為65瓦,輸出功率為20a,效率約達30%,有助于降低系統運行總體成本。不僅如此,該組件適用于拍攝汽車周邊環境,為后續系統分析提供高分辨率圖像。
    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可視化與激光部門總經理兼副總裁Jorg Strauss表示:“目前我們正在進行一些開創性的研究和決策,決定哪些組件將應用于自動駕駛的哪些系統。歐司朗在研發生產激光雷達系統專用紅外激光器方面有多年的經驗,感謝客戶的高度信任,我們也會繼續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進一步鞏固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場地位。SPL DP90_3組件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助力客戶實現自動駕駛的愿景。”

新能源行業

1.“單晶航母”再起航基隆股份擬投資70億再投單晶項目

    3月23日午間,隆基股份發布數條公告,宣布了三個單晶投資建設項目,公告顯示,隆基股份規劃這三個總投資額超70億元的項目均將于今年年內開始投產,達產后有望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200.78億元,年均凈利潤合計20.94億元。其中,騰沖年產10GW單晶硅棒項目投資額約18.37億元,預計2020年底前開始投產,達產后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33.56億元,年均凈利潤約6.29億元。嘉興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投資額約19.48億元,預計2020年底前開始投產,達產后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111.14億元,年均凈利潤約8.23億元。西安航天基地一期年產7.5GW單晶電池項目投資額約32.26億元,預計2020年6月開始投產,達產后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56.08億元,年均凈利潤約6.42億元。
    2020年1月2日,隆基股份宣布投資20億元,在楚雄新增投資建設年產20GW單晶硅片項目;2019年12月6日,隆基股份計劃在曲靖投資建設年產10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投資約34億元。
    從擴張規模和項目種類不難看出,隆基正在加速打造一體化單晶光伏產業進程。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此前在新春致辭中表示,2019年公司新建產能集中啟動,預計到2020年底,將具備65GW硅棒/硅片產能,到2021年底將具備20GW電池、30GW組件產能,“再造1.5個新隆基”的目標將得以實現。據隆基股份今年1月末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其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0億元到53.0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95.47%到107.19%。
    隆基股份預報中提到,公司2019年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為,受全球光伏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影響,公司海外市場增長明顯。2019年,公司主要產品單晶硅片和單晶組件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單晶組件海外銷售收入和比例大幅提升,組件產品銷售區域進一步擴大,生產成本持續降低,毛利率同比增加。

2.光伏單晶硅片切割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光伏產業鏈對硅片需求
(1)硅片變薄
    硅片薄片化,不僅有效減少硅材料消耗,而且薄片化所體現出的硅片柔韌性也給電池、組件端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硅片薄片化除了受切片環節設備、金剛線、工藝等的制約,也隨后道電池、組件技術的需求變化。如:異質結電池(HIT)的對稱結構、低溫或無應力制程完全可以適應更薄的硅片,而且其效率不受厚度影響,即使減薄到100μm左右,依賴超低表面復合,短路電流Isc的損失可以通過開路電壓Voc得到補償。
2硅片變大
    未來光伏產業鏈對硅片的另一個重要需求,即大尺寸硅片,這幾乎已成為行業不爭的事實。基于產業鏈各環節設備、人力投入不變的前提下,硅片尺寸的增大,增加了從硅片、電池、組件到電站等各環節的產能輸出與利益收入,因此相當于側面攤銷了部分人工、折舊、水電氣、施工等成本投入。目前,市場上156.75mm(M2)、158.75mm (G1)、166mm(M6) 、 210mm(G12)等多款尺寸共存。2020年陽光能源將重點圍繞166硅片推出系列全新產品。
(3)硅片變形
    目前,行業將硅片尺寸分成方形和準方形兩種,方形硅片、準方形硅片示意圖分別如下圖所示。

        2020年,隨著硅料成本、拉晶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單晶硅片的產能過剩,也將加速方單晶硅片標準在行業的推廣。表中看出M2、G1、M6方單晶硅片較準方單晶硅片面積分別增加了0.56%、0.85%、0.50%。方單晶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增加組件的效率,還可以解決準方片在半片組件串間距處形成不規則形狀的問題,使組件更加美觀。
未來金剛線切割硅片自身發展維度
(1)投資成本下降
切片機需要實現更高的穩定性與高線速,除了要在主軸電機、主輥潤滑冷卻、主輥切割室精度、切削冷卻潤滑系統等方面重點研究,還需要對設備整體結構進行優化。金剛線收線、放線路徑需要進一步縮短,減小張力波動。未來切割設備性能提升的同時,整體結構將更加緊湊、小型化。單臺設備占地面積的縮減,也大大減少新建廠房的單GW廠房占地面積,因此可以一定程度減小廠房的投資成本。
(2)運營成本下降
切片工廠從硅棒來料到最終切片、分選、包裝,硅成本和非硅成本的占比如下圖所示。非硅成本主要包括了金剛線、其余物料、人工成本、水電費用、折舊及其他費用。

    因此對于切片工廠運營來說,想要減少運營成本,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硅料多出片、硅片高質量、人工水電成本降低。
    站在2020年庚子年初,遙望未來5年,光伏切片環節的發展必將圍繞硅片“變薄”“變大”“變形”,切割 “高線速”、“細線化”、“高質量”、“低成本”、“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上不斷技術創新,創造新的輝煌。盡管2020年的開端疫情對光伏各產業環節都產生了影響,但是相信全體光伏人會以嶄新的姿態推進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

3.M2硅片下調至2.9元/片分析近期硅片市場價格下調因素

    從2月底開始,M2(156.75mm)硅片悄然降價,市場均價在2.9元/片左右。從2019年3月22日隆基公布M2硅片價格以來,這是該產品不含稅價格的首次松動。此前M2硅片(156.75mm)報價3.07元/片,M6硅片(166mm)報價3.47元/片,除了2019年6月因稅率調整海外報價下調了2.41%,此價格維持了一年。
(1)全球市場受疫情影響,不確定因素增加
    近期國外需求降低是大概率的事件,傳導到制造端,智新咨詢對于第二季度產品價格都不持樂觀態度。上周彭博曾經調低2020年全球新增裝機至108-143GW(比之前公布的121-154GW下調20%左右)。2020年可能是過去40年中首次出現全球新增裝機下降。
2019年歐盟太陽能市場新增裝機量達到16.7GW,相比2018年的8.2GW增長了104%。所以年初市場普遍對于2020年的歐洲充滿期待,但是就現狀而言疫情打破了大家的幻想。
(2)需求降低,消減庫存。
    在大硅片的整體趨勢下,158.75mm,166mm,210mm都在與156.75爭奪市場。
    同時擁有156.75和158.75的隆基,也在3月13日的電話會議中透露,166第二季度訂單已經排滿,三季度訂單正在排。展望全年,預計166硅片將占據總出貨的70%以上。
    行業內主流組件企業開始更多應用158.75mm的產品。他們認為設備比較通用,且增大硅片面積,提升轉換效率。至于166和210,分析機構則認為至少要等到第四季度或是明年才能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3)龍頭擴產
    今年1月3日,隆基公告將在云南楚雄新增20GW單晶硅片產能;2月20日中環也發布募資公告,計劃投資57億擴產8寸和12寸硅片。
    兩大硅片寡頭的擴產信息,增加了大家對于硅片價格下調的預期,進一步刺激硅片價格下調。
    綜上,疫情都對于產業的影響正在逐步體現,估計4月將集中爆發。至于什么時候能夠正常恢復生產供應,被采訪者普遍反映,6、7月份市場或將迎來井噴,一方面,中國市場開始加速施工,另一方面,如果歐美可以在第二季度控制住疫情,那么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也會集中爆發。

4.比亞迪推出最新“刀片電池”主打安全特性

    3月29日,比亞迪在線上舉行“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超級發布會,這也是業內熱議已久的“刀片電池”的首秀。
    比亞迪集團總裁王傳福在會上介紹道,“刀片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并且結構設計使其擁有長壽命、長續航等特點。

    在壽命方面,比亞迪“刀片電池”可循環充放電3000次以上,支持超過12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在續航能力方面,“刀片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與811三元鋰電池接近,高體積密度可以在較小的空間布置大容量的電池,單次充電可滿足600公里續航需求。
    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兼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介紹,“刀片電池”通過結構創新,在成組時可以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相較傳統電池包,“刀片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也就是說續航里程可提升50%以上,達到了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
    目前刀片電池已進入量產階段。對于“刀片電池”的商用問題,王傳福在會上透露,“刀片電池”只在比亞迪漢純電車型搭載應用,其他車型暫無規劃。據介紹,比亞迪漢預計在今年6月上市,其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達到605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

5.寧德時代國網、比亞迪與豐田紛紛牽手成功

    近日,寧德時代與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網綜能)合資成立的公司—新疆國網時代儲能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國網時代),近日已獲核準正式成立。
    資料顯示,國網時代雙方認繳出資日期為2月29日,注冊資金3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儲能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從股份出資比例來看,國網綜能出資1800萬,占股60%,寧德時代出資1200萬,占股40%。
    3月25日,比亞迪與豐田合資的子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注冊資本3.45億元,比亞迪與豐田各占50%股份。
    企業經營范圍包括: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以及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用零部件的設計、開發;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用零部件、組件以及總成的進出口及銷售、售后服務及其相關咨詢的提供。

四、復合材料行業

1.2024年海洋工業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15.4億美元

    近年來,隨著船艇和游艇銷售的增長,海洋工業對復合材料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目前,海洋工業在全球復合材料市場中所占份額不到10%,但是在復合材料所有應用領域中,復合材料在該行業的滲透率最高。預計2020-2024年全球海洋復合材料市場規模將以健康的速度增長,2024年行業產值將達到15.468億美元。

(1)行業驅動因素分析
     隨著戶外活動的參與人數增加(休閑船占很大份額),全球富有階層人數增加,船舶銷售等是推動了海洋工業中復合材料增長的關鍵因素。此外擴大市場的另一個因素是人們對海上休閑活動的興趣日益濃厚,這正使滑雪/清水船和個人船只的市場蓬勃發展。這種類型的船大多由復合材料制成,并且復合材料應用比例由逐漸增加跡象。
(2)行業主要供應商及發展動態
     海洋工業用復合材料市場的供應鏈主要包括碳纖維/玻璃纖維供應商、中間產品(預浸料)供應商、分銷商、零件制造商、輪船/游艇制造商和最終用戶。近年來,海洋船舶行業的復合材料市場正在走向整合,因為主要經銷商對公司收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大型并購來迅速將自己定位在高端市場。例如AOC和Aliancys在2018年的合并,Polynt和Reichhold在2017年的合并,幫助這些公司不僅在航海領域而且在其他行業中都有更好的定位。此外,兩家公司的合并都增強了公司的聚酯和乙烯基酯樹脂的能力。在環氧樹脂材料市場也出現了并購:2015年,Olin Corporation收購了陶氏化學公司的環氧樹脂部門。
(3)海洋工業復合材料市場份額分析
    按照船型進行市場分析:根據船型如舷外船、舷內/船尾驅動船、PWC和其他船等對市場進行了分析。2020-2024年,舷內/尾驅船可能仍將是市場上最主要的船型。BRP Inc.、川崎和Yamaha是PWC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它們對復合材料產生了可持續的需求。
    按照復合材料應用部件分析:目前復合材料在海洋船舶中主要應用構件包括船體、甲板、縱梁、船頂等。2020-2024年,船體可能仍將是最主要的應用方向。PWC的船體和舷內/船尾驅動船最好使用復合材料建造,主要材料為玻璃纖維增強聚酯或乙烯基酯樹脂。
    按照復合材料材料類型分析:根據基體材料類型,預計未來五年聚酯樹脂仍將是最主要的材料,而碳纖維預計將是五年內增長最快的增強材料。碳纖維具有優異的高強度重量比、高拉伸強度和壓縮強度、低熱膨脹系數、高抗疲勞性等,目前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主要用于賽艇和游艇,其中輕量化是其應用的驅動因素。
    按照海洋工業用復合材料應用區域分析:北美地區預計仍將是最大的地區,而亞太地區可能仍是預測期內增長最快的市場。在未來五年中,中國可能是海洋復合材料市場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

2.上海石化擬投資35億建設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

    325日,上海石化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建設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項目預計投資額35億元人民幣,建設期約為4年。本項目采用自主開發的技術,建設2個系列原絲生產線,單系列設計能力1.2 萬噸/年;建設6條碳纖維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產能2000噸/年。當日,公司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本投資項目,本投資項目尚需提交至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據悉,碳纖維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小絲束、工業小絲束和工業大絲束三個領域。小絲束碳纖維著重于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大絲束碳纖維著重于風電葉片、軌道交通以及汽車輕量化等通用級民用市場。自2017年起,中國碳纖維需求不斷擴大,2018年需求達到3.1萬噸、同比增長32%,其中:進口2.2萬噸、同比增長36.8%,預計到2025年需求將超過5萬噸/年,其中大絲束碳纖維超過3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品是市場應用最為廣泛的大絲束品種,國內在軌道交通、汽車輕量化、油氣田、建筑、無人機、大飛機等領域都迫切希望使用大絲束碳纖維,具有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
    該投資項目的建成將有利于滿足國內市場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需求,促進碳纖維產業的技術進步,公司未來將通過降低成本費用,穩定產品質量,來提升產品獲利能力。該投資項目符合公司轉型發展的需要,其成功實施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提高公司在碳纖維產業的競爭力,且可以與公司生產的其他產品形成協同效益,提高公司整體經濟效益。本投資項目的實施不會導致公司的主營業務發生變化。 

3.Reportlinker發布2020至2025年碳纖維預浸市場預測報告

    Reportlinker網站近日宣布發布“碳纖維預浸市場增長、趨勢和預測(2020-2025年)”報告。該報告對國防/航空航天市場前景、技術特征和市場結構進行了預測。

(1)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傳統上,航空航天制造商轉向碳纖維復合材料。與傳統的航空航天材料相比,碳纖維復合材料它們的重量大大減少,成本得以下降。大多數航空航天復合材料采用碳纖維預浸料作為原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由于其高強度、剛度、熱和化學電阻率等特性以及其他各種熱和化學性質,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
   全球碳纖維預浸料市場是比較穩定的,前五大供應商在市場中占了很大的份額,分別是TORAY工業公司、TEIJIN有限公司、Hexcel公司、SGL碳公司和Solvay公司等。此外,熱塑性預浸料正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初級結構部件,例如弦桿或加勁板、翼箱和機身板。
(2)歐洲依然是航空主市場
    歐洲主導了全球市場。德國是飛機工業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是設備制造商、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發動機制造商和整個系統集成商等不同部件的制造商所在地。該國擁有許多飛機內部部件、維修和大修,以及輕型建筑和材料的生產基地,主要在巴伐利亞、不來梅、巴登-符騰堡和梅克倫堡-沃波梅倫等地。報告預計,在未來20年將有3-3.5萬架新飛機投入使用,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因此,飛機產量的增加,預計也將有助于預測期間的市場增長。

4.連續碳纖維熱塑性預浸料制作的兩大工藝要點

    連續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預浸料是用熱塑性樹脂基體浸漬碳纖維絲束制成的組合物,是制造熱塑性碳纖維產品的中間材料。在制作過程中,通過調整預浸料中的碳纖維/基體的比例、預浸料的厚度/寬度等規格、纖維取向和鋪放角度,可以實現對熱塑性碳纖維制品的初步設計。國內連續碳纖維增強熱塑性預浸料制造商無錫智上新材強調,熱塑性碳纖維預浸料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后期成品的整體性能。

熱塑性碳纖維預浸料

關鍵點一:展絲
    在制作連續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預浸料時,展紗是非常只要的一個工藝環節。因為熱塑性樹脂在高溫下黏度大,當大絲束碳纖維線密度較大時,這種基體就很難完全浸漬到碳纖維束中,會因為基體材料分布不均勻,出現孔隙,最終影響到預浸料的性能。當相同的絲束寬度延展得越寬,厚度越薄,熱塑性樹脂的滲透均勻性會越好。無錫智上新材認為,雖然展紗不可避免地會對碳纖維產生一定程度的性能損傷,但是相對于展紗給預浸料整體性能方面帶來的幫助則是微乎其微的。
    按照展絲工具及機理的不同,常見的展絲方法有機械展絲法、氣流展絲法以及超聲波展絲法,在實際應用中也可將兩種或多種展絲方式結合起來運用。
    機械展絲是通過擠壓、摩擦等方式讓張緊的纖維絲束經過組合展紗輥時受到壓力作用,在一個橫向的分力即壓力下使纖維產生橫向位移來達到展寬的目的。簡單地說,這種技術手段的本質就是將纖維絲束內部的單根絲束鋪平,減少絲束厚度,增加其寬度;氣流展絲是將壓縮后的空氣噴射到纖維絲束表面,通過氣流使纖維束彎曲實現展寬,這種方法不用直接接觸纖維絲束,所以纖維展寬時不起毛、纖維間交叉少,因而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展紗方法;超聲波展絲法則是利用超聲空穴效應撞擊纖維絲束達到展寬的目的。
關鍵點二:溫度、壓力與比例
    連續碳纖維增強熱塑性預浸料的制備方法分為兩大類:一是預浸漬法,包括熔融浸漬法和溶液浸漬法;二是后浸漬法,包括薄膜層疊法、粉末浸漬法、纖維混雜法等。
    從工藝可行性和預浸料性能質量兩方面考量,熔融浸漬法是將碳纖維通過熔融的熱塑性樹脂基體后得到浸漬的方法,相比溶液浸漬法不僅節省材料、減少環境污染,而且能精確控制預浸料中基體的質量分數。
    在制備過程中,核心的工藝要點在于把握好溫度、壓力以及樹脂/增強體的比例。在溫度和壓力合適的條件下,熱塑性樹脂基體的流動性才會好,浸漬效果才能得到有效保證。溫度和壓力合適才能保證基體材料和碳纖維協同作用,如果基體材料被擠出,對增強纖維的固定能力就會下降,碳纖維就會出現彎曲,拉伸性能就會隨之下降。
    熱塑性碳纖維預浸料
    如果熱塑性樹脂基體含量過少時,碳纖維之間缺少基體的浸潤就無法有效連接,也就無法發揮出碳纖維的高強度作用。相反,如果熱塑性樹脂基體含量過多,基體需要承擔的載荷就越多,但是基體無法像碳纖維那樣很好地承載載荷,這必然會影響預浸料的整體強度。所以,只有當熱塑性樹脂基體在碳纖維間分布均勻,預浸料內部的孔隙較少,熱塑性樹脂基體于碳纖維之間結合良好,外部載荷能通過基體有效傳遞至碳纖維,這時預浸料才會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

5.熱塑性碳纖維復合材料可回收成最大亮點

    隨著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其廢棄物的回收問題也引發了一定的關注。在污染和資源浪費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應該從復合材料應用的最初階段就開始重視材料的選擇以及回收利用成本,這有利于從整體上降低回收成本并減少環境中的廢棄物。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零部件的應用方應從復合材料的樹脂基體考慮,在使用性能得到保證的前提下,盡量采用熱塑性樹脂作為復合材料基體,這將利于碳纖維的回收和循環利用。
    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主要有短纖維(0. 2 -0. 4 mm)增強、長纖維(6-10 mm)增強和連續纖維增強這三種形態。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回收方式與碳纖維在樹脂中的形態和成型方法有很大關系。
    目前,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主要制備方式是熔體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模壓成型、層壓成型、纏繞成型、拉擠成型等。對于高熔點的熱塑性樹脂,比如聚醚酰亞胺(PEI)和聚醚醚酮(PEEK),可采用溶劑法成型。由于熱塑性樹脂是線性分子結構,在高溫下易實現從固態到液態的轉化,因此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可以通過重熔重塑的方法進行回收,和熱固性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相比,其可回收性更強。
    雖然熱塑性樹脂可以多次重復塑形,但對短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來說,其再次利用的關鍵是保持短纖維在復合材料中的取向程度,排列規則的短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可以使拉伸強度和拉伸模量保持在80-90%。
    無論是短碳纖維增強還是連續碳纖維增強,在其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如果能提高再生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就會進一步增強其回收價值。
    切片再塑法也是一種常見的熱塑性樹脂回收方法。在纖維取向程度類似的情況下,碳纖維的體積含有率是影響復合材料回收后力學性能的主要因素,而回收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模量值主要取決于碳纖維的長度,強度值取決于纖維和樹脂的浸漬質量。通過工業優化,切片重塑法可實現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低成本多次重復回收,可滿足碳纖維復合材料在一般民用領域的應用。
    近來,除了航天航空領域,連續性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也逐步應用于骨外科醫療器械、電子電器、高端工業等領域中,無論是從產品性能角度還是從回收利用角度看,熱塑性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發展前景都值得期待。

五、衛星通信行業

1.日本三菱電氣通信衛星部門改組,新衛星廠房落成

    2020年2月18日,日本三菱電氣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宣布,其建于鐮倉的新衛星生產設施落成,衛星制造能力從目前的10顆增加到18顆,這將使該公司能夠滿足對日本政府衛星訂單和國際商業通信衛星訂單日益增長的需求。
    2020年2月20日,三菱電氣公司對公司管理層和架構進行了調整。為了加強與通信有關業務,發展一套以解決公共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業務架構,三菱電氣將通信系統部拆分為公共事業系統部和研究發展部,自4月1日起生效。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三菱電氣公司在2019年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20財年前9個月(2019年4月-2019年12月)集團總收入294億美元(3.25萬億日元)。2020財年前9個月,通信衛星系統收入合計9.3億美元,運營支出5800萬元。通信衛星只是三菱電氣巨型產業中很少的一部分,占業務總額比例為9.2%。
    三菱電氣公司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主要制造商,并作為分包商為440多顆國際衛星提供了設備。鐮倉新廠房將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時間,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以增強競爭力。
    日本發布宇宙基本計劃 ,根據宇宙基本計劃工程表,日本政府衛星項目將增加。宇宙基本計劃要求衛星制造商發展商業空間應用以加強政府項目的科技基礎。2019年12月,三菱電氣被JAXA選為創新衛星技術示范新衛星的總承包商。根據JAXA的計劃,三菱電氣將開發一個小型100公斤級標準化衛星平臺,包括姿態控制和電源等關鍵部件,目標是對私營公司、大學或其他實體研制的設備、部件和微小衛星進行在軌驗證和演示。這顆衛星計劃在2022年3月以后從日本鹿兒島用Epsilon運載火箭發射。

2.SpaceX建造100萬個地面天線接收星鏈衛星網絡數據

    經過數月的考慮,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最終批準了SpaceX的申請,準許其建造多達100萬個地面天線,這些天線將幫助用戶與該公司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絡相連并接受數據,從而提供全球寬帶互聯網服務。
    FCC已經發布公告,證實了這項為期15年的申請獲得批準的消息。據批準文件顯示,每個地面天線直徑為0.48米。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這種天線看起來就像“架在棍子上又薄又平的圓形UFO”。
    馬斯克說,星鏈網絡的目標客戶是電信公司“最難接觸到的3%客戶”,這些客戶來自農村地區,那里“推廣5G確實不太適合”。SpaceX打算讓星鏈為任何用戶提供高速連接,延遲低于20毫秒。
    SpaceX的星鏈衛星在該公司位于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工廠中制造。據報道,現在可以達到每天制造六顆的水平。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大約360顆星鏈衛星被送入近地軌道,預計在未來的幾個月和幾年里,還將有數千顆衛星發射升空。有限的網絡服務最早可能在今年開始。

3.運載火箭將面世,衛星提供包絡空間

    3月24日11時4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托舉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直沖云霄,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二丙火箭2020年的首次發射,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此次成功發射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發射場任務的兩手抓、雙勝利。
    執行此次的長二丙火箭剩余推進劑排放功能模塊更完善,更環保、更安全。后續,長二丙火箭還將采用4.2米直徑整流罩,給衛星提供更大的包絡空間。
    在本次任務中,火箭技術變化點達到了18處,這些變化主要涉及發動機的局部部件工藝改進、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增長改進措施及地面主控計算機的改進。
    測量系統作為全箭的飛行狀態記錄員,可全程記錄箭上的關鍵動作和局部力熱環境情況。于是,測量系統調整了幾處測點參數,這些寶貴的飛行數據可驗證發動機改進后的效果,也為今后的進一步技術改進提供重要依據。同時,火箭的子級完善了一套剩余推進劑排放功能模塊,這使得一子級和二級分離后,在下落過程中可排放掉大部分剩余推進劑,降低了箭體落地后對地面的污染程度,同時更加保障了落區安全。
    此外,本次任務對焊接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焊接面更加平滑,最大限度地消除隱患。“長二丙”還將有一個值得期待的技術變化,長二丙火箭會擇機將現有的3.35米直徑整流罩更換成4.2米直徑整流罩發射衛星,給衛星提供更大的包絡空間。

4.美國國防部起草商業衛星通信采購新戰略

    據Breakingdefense網站2020年3月11日報道,美國太空軍下屬的商業衛星通信辦公室(CSCO)正在起草一項新的變革性商業衛星通信能力采購戰略。這項新戰略是在2020年1月23日由美國太空軍和太空司令部司令杰伊·雷蒙德將軍簽署的新“衛星通信愿景”的基礎上提出的,其目的是即便在沖突中也能為作戰人員創建無縫通信網絡。新商業衛星通信采購戰略初稿將在2020年年底發布。
    根據美太空軍商業衛星通信辦公室主管ClareGrason介紹,目前該辦公室正在準備一份2022年的資金申請,用于一個新的國會授權“在案項目”,直接從運營商那里購買商業衛星通信能力。
    美國國會在2019年國防部預算中為商業衛星通信設立了獨立項目,投入4950萬美元。盡管2020年美國防部沒有為此項目申請資金,但國會還是又增加了500萬美元投資。2021年的預算申請中并沒有商業衛星投資資金,不過該辦公室正在籌劃一個沒有資金支持的需求申請,可能會填補這一缺口。目前,商業衛星通信辦公室正在使用美國國防部周轉資金購買商業衛星帶寬,這種周轉資金有點像支票賬戶的備用金。該辦公室就衛星通信供應商和軍事客戶之間的一對一合同進行協商。
    在此體制下,美國防部短期租用商業帶寬采購模式一直飽受商業衛星通信運營商詬病。事實上,美國國會在2018年的《國防授權法》(NDAA)中將商業衛星通信辦公室從原來的國防信息系統局(DISA)轉移到了美空軍太空司令部,隨后歸入新組建的美國太空軍。
    美國國防部已與Peraton和Intelsat等多家供應商簽訂了衛星通信帶寬合同,這些提供商一直在敦促五角大樓采用“衛星即服務”(satellite-as-a-service)模式。但是國防部的大部分衛星通信服務和帶寬都來自于增強移動衛星服務(EMMS)項目,銥星通信公司在2019年12月就獲得了7.385億美元的該項目合同。
 

六、金融資本市場

1.上周投資、上市和并購共94起事件, 涉及總金額160.93億元人民幣

    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周五下午,投資、上市和并購共94起事件,涉及總金額160.93億元人民幣其中共發生61起投資事件,披露投資金額事件53起,共計60.91億元人民幣并購市場共發生27起并購事件,披露的交易金額為43.75億元人民幣。上周涉及金額較大的并購事件是:2020年3月26日,江蘇潤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潤邦股份)成功受讓寧波九黎鼎新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金油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興富優文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共9名交易對方持有的湖北中油優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油優藝環保)73.36%的股權,作價9.90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后,潤邦股份可吸收中油優藝環保危廢處置領域的成熟的運營、管理團隊及管理經驗,整合先進技術工藝,進一步夯實和完善潤邦股份在危險廢物處置業務領域的布局。中油優藝環保是一家污水及危險廢物處理服務商,業務范圍包括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污水處理等,主要面向醫療行業、化工產業、能源礦產等領域,并提供廢物處理、污水處理方案及技術支持服務。

    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周五下午,周有6家企業上市,總融資金額56.27億元人民幣。上周融資金額較大的上市事件為:2020年3月23日,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簡稱:諾誠健華)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發行價8.95港元/股,募集資金22.40億港元人民幣。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公司核心候選藥物、管線中其他候選藥物的臨床開發、上市許可及新項目外部引進等。諾誠健華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由科學家施一公與崔霽松聯合創立,與2015年11月在開曼群島注冊,2016年在中國開始研發,致力于發現、研發及商業化潛在同類最佳及或首創的用于治療癌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

2.科創板定位清晰6大領域“硬核”企業被重點關照

    3月27日晚間,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對科創板服務的行業范圍進行細化,并對科創板定位把握中關于自我評估、核查把關、審核問詢的程序和要求進行精簡優化。另外,此前市場曾格外關注的新老劃斷問題,也在此次《暫行規定》中得以明確。
  《暫行規定》中,將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行業范圍作出了進一步細化。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七類: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主要包括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電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軟件、互聯網、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等; 
  (二)高端裝備領域,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先進軌道交通、海洋工程裝備及相關服務等; 
  (三)新材料領域,主要包括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及相關服務等; 
  (四)新能源領域,主要包括先進核電、大型風電、高效光電光熱、高效儲能及相關服務等; 
  (五)節能環保領域,主要包括高效節能產品及設備、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先進環保產品、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及相關服務等;
  (六)生物醫藥領域,主要包括生物制品、高端化學藥、高端醫療設備與器械及相關服務等;
  (七)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其他領域。
    上交所發言人在記者發布會中介紹,從執行情況看,實踐中如何評價企業的科創屬性、判斷企業“科創成色”和“科創含量”的高低十分復雜,客觀存在發行人和保薦機構申報時對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有顧慮、有關科創板定位評估和核查的形式及內容不統一、審核中與科創板定位相關內容的問詢過嚴過細等問題。基于此,《暫行規定》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修正,這不僅有助于明確發行人申報科創板的心理預期,也有助于增強科創板定位把握的可操作性。
    暫未達標企業仍可申報在《暫行規定》中,上交所對此前證監會發布的“3+5”的科創屬性體系再次進行明確。對于上述七大行業范圍內所有企業,在符合《指引》規定的“3+5”條件時,可直接認定其符合科創板定位。不僅如此,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深度應用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如金融科技、科技服務等,也屬于科創板服務范圍。在科創板服務的行業范圍內的企業,只要符合常規指標,或者符合例外情形之一,就可以申報科創板。
    據上交所新聞發言人指出,設置“常規指標”和“例外情形”,從不同角度評價企業的科創屬性,是為了更好地堅持和把握好科創板定位。“常規指標”普遍適應于具有技術先進性、科創屬性強的科創企業;而“例外情形”特別適用于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科創企業,是對科創板“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到科創板發行上市”等要求的具體化,也有助于克服“常規指標”相對剛性而可能產生的不適應性。
    那么,暫時未達標的企業《暫行規定》指出,發行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經謹慎客觀評估認為自身符合科創板定位,且科創屬性短期內能夠達到《指引》相關支持和鼓勵要求的,可以先行提出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但應當單獨做詳細說明,并提供充分、合理的理由和依據。保薦機構應當對發行人提出的理由和依據進行專項核查,并發表專項意見。
    在具體申報時,對于暫未達標“3+5”但短期內有望達標的發行人來說,申報通道并沒有發生變化。上交所將根據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的專家意見,作出審核判斷。

3.精選層“小IPO”腳步臨近,交易限制大幅放寬

    全國股轉公司近日宣布,2020年3月30日起,精選層股票申購配售及連續競價交易在技術層面已具備開展條件。同時,全市場最小申報數量調整為100股,取消整數倍要求;大宗交易支持全天收單并調整成交價范圍;做市交易按調整后的交易規則運行。
  (1)“小IPO”正式系統上線
    3月30日起,俗稱“小IPO”的新三板公開發行業務系統即將上線,相關申報工作將適時啟動。28日晚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股轉公司)宣布,新三板公開發行和連續競價等業務系統已經準備就緒,3月30日正式上線。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30日,第一階段涉及基礎層、創新層集合競價頻次調整和投資者適當性分級管理有關業務已成功上線。2020年3月30日起,精選層股票申購配售及連續競價交易在技術層面已具備開展條件。
    公告指出,公開發行申報受理及審查系統、公開發行承銷業務辦理系統在技術方面已準備就緒,將適時啟動相關業務。配套此次業務系統上線,股轉公司還對官網進行了升級,增加了“股票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專區”,將于2020年3月30日同步上線。關于股票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的項目動態、信息披露文件等將在專區中集中呈現。
  (2)股轉公司:全市場最小申報數量調整為100股
    除相關系統上線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交易規則》(簡稱《交易規則》)也將于下周全面實施,相關的內容主要為:全市場最小申報數量調整為100股,取消整數倍要求;大宗交易支持全天收單并調整成交價范圍;做市交易按調整后的交易規則運行。
    此外,三板成指和創新成指也將于3月30日起改為盤中實時揭示。
    股轉公司指出,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啟動以來,三板指數整體運行平穩,已成為各方觀察市場運行的重要工具。本次調整指數發布方式綜合考慮了市場需求、指數交易連續性以及市場表征功能等因素。一是改革啟動后,市場關注度進一步提高,但現有指數中僅有三板做市為盤中實時發布,難以滿足投資者實時觀察市場整體走勢的需求。二是隨著集合競價股票撮合頻次的提高,新三板股票價格的連續性提升,指數實時發布的基礎已經具備。三是從指數功能定位看,三板成指目前以表征全市場為目標,覆蓋了全市場不同層次和交易方式的股票;創新成指以創新層公司為樣本空間,是當前市場各方關注的重點。
(3)精選層面世進入倒計時
    伴隨著諸多措施的落地,新三板精選層離面世也越來越近了。
    預計今年上半年或三季度左右精選層完成組建,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企業披露年報出現諸多困難,有專家建議今年分層兩次,增加分層次數或者其他方式解決這一問題,規則上是有空間的,將很快會出臺政策靈活安排。同時明確精選層企業轉板就是由交易所同意,無需證監會核準和注冊。
    市場分層是新三板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基本理念是通過市場化機制遴選和聚集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不同層次匹配差異化的制度安排,實現對掛牌公司的分類管理,降低投資者的信息收集成本。
    同時,進入精選層掛牌交易需要經歷三個環節、七個步驟。借鑒科創板公司的推進進程,首批25家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109天,常態化發行之下科創板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212天。如果精選層進程較順利,首批公司或將用時3-4個月可推出交易。

4.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將邁上新高度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壓實了財政部門作為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的管理職責,加強了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是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工作新的里程碑。為理順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壓實出資人職責、加強部門協調,《規定》主要完善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制度。  
    第一,明確了國有金融資本的范圍。《規定》以國有產權為基礎、以國有資本為紐帶,是國有金融資本“刀刃向內”的自我改革。具體而言,《規定》指出“國有金融資本是指國家及其授權投資主體直接或間接對金融機構出資所形成的資本和應享有的權益。憑借國家權利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機構所形成的資本和應享有的權益,納入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而其中金融機構則包括“依法設立的獲得金融業務許可證的各類金融企業、主權財富基金、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投資運營公司以及金融基礎設施等實質性開展金融業務的其他企業或機構。”  
    第二,細化了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代表機構的主要職責。在宏觀上,要建立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的管理機制和制度體系。具體而言,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應落實國家金融政策法規,優化資本戰略布局;指導國有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授權經營體制,促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統一管理、穿透管理,推動形成覆蓋全面、分工明確的監督體系;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管理,定期向本級黨委、政府報告,按照法定程序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并組織收益上交。在微觀上,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具體而言,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應依法行使出資金融機構具體股東職權,強化公司章程管理;通過公司治理程序,加強對金融機構重大事項的審核把關;完善公司管理者的選任、考核、獎懲等機制;健全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監督保值增值。而除履行出資人職責外,不得干預正常經營活動。  
    第三,加強了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充分考慮了與當前管理體制的銜接。針對出資人與受托人之間的關系,《規定》指出“財政部門根據需要可以分級分類委托其他部門、機構管理國有金融資本”,并明確了受托人的職責。在委托管理下,應堅持“四個不變”的原則,即財政部門出資人身份不變、產權管理責任不變、執行統一規則不變和全口徑報告職責不變。針對出資人與金融監管部門的關系,《規定》明確了市場監管與出資人職責相分離的原則,提出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與信息共享,從而理順國有金融機構管理體制。  
    綜合來看,在現階段出臺《規定》,進一步完善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正當其時。第一,建立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有利于優化資本布局、服務國家戰略、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二,壓實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的管理職責,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從而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第三,對國有金融機構實現統一管理、穿透管理,并加強部門協同,有利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規定》的出臺,我國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將更加統一、全面、高效,各方職責更加明確,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必將邁上新的高度。
 
 
編輯:馮征昊(半導體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對:馮征昊    審核:侯曉鵬    閆晨曦(復合材料、衛星通信、金融資本) 

(以上資訊主要來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陽能光伏、 今日半導體、半導體行業觀察、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人樂晴智庫、未來智庫、索比光伏網、集邦新能源網、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高工鋰電、西安金融棒棒糖、復材網 、新材料在線、衛星界、國際電子商情、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展覽會、玻纖復材、衛星與網絡、全球一點通、硅谷網、清科研究、衛星與應用、中科創星、碳纖維生產技術、中國衛通、碳纖維研習社、實戰財經 、金融深度、華商韜略、戰略前沿技術、 投融界、 投資界、 中國汽車報、證券時報網、36氪、東方財富、中國證券報、新經濟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興產業投資聯盟、股權投資論壇、Wind資訊、搏實資本、中歐資本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视频免费观看 |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我的姐妹韩剧在线观看免费播放韩剧网 | 国产成人AV永久免费观看網站信息! | 亚洲一道AV无码播放 | 国产SUV精二区九色 人人九九精品 | 18pao强力打造免费视频基地 | 日本少妇不卡 | 青草啪啪| 刺激chinese乱叫69 | run away韩剧高清 在线观看 | 91视频综合网 | 青青草av电影| 小明成人永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国产色拍| 亚洲AV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欧美操穴视频 | 丝袜办公室秘书啪啪到哭 | 岛国颜色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视频一 | 欧美激情视频网 | 卡通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6996成人免费视频 | 韩国美女一区二区 | 日韩性做爰免费A片AA片 | 91久久精品网 | 亚洲区小说区综合图片 | 中国一级黄色录像 | 久久99精品热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吃药 | 啪啪tv网站免费入口 |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 | 黄色录像免费的 | 四虎紧急 | 99视频播放 |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 久久久永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日本蜜臀 | 青青久草在线视频 | 污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